15297951514

行业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箱梁钢模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是怎样的?

  • 发布时间:2025-01-03
  • 点击次数:
  1. 安装过程

(1)施工准备


  • 场地清理与放线:在安装箱梁钢模之前,首先要清理安装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坚实,无杂物。然后进行放线工作,根据设计图纸精确地放出箱梁的中心线、边线等控制线,为钢模的安装提供基准。
  • 材料与设备检查:对箱梁钢模的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包括面板、肋板、连接件等,查看是否有变形、损坏等情况。同时,检查安装所需的设备,如吊车、千斤顶、螺栓等工具是否齐全、完好。

(2)底模安装


  • 支撑结构设置: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底模的支撑结构。如果是型钢托架,先将托架按照预定的间距放置好,并用螺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对于可调式支腿,要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初步确定底模的高程。
  • 底模面板安装:将底模面板吊运到支撑结构上,通过螺栓或焊接与支撑结构连接。在安装过程中,使用水准仪等测量工具对底模的高程进行精确测量和调整,确保底模的平整度和线形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底模的高程误差控制在 ±5mm 以内。

(3)侧模安装


  • 侧模吊运与初步定位:使用吊车将侧模吊运至底模两侧,进行初步的定位。在吊运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侧模碰撞其他物体,防止模板变形。初步定位时,要使侧模大致对准设计位置,并且保证侧模与底模之间的夹角符合箱梁的设计角度。
  • 侧模调整与固定:通过调节螺杆或液压油缸等调节装置对侧模的垂直度、倾斜度进行精确调整。同时,使用测量仪器检查侧模与底模的拼接精度,保证两者之间的缝隙均匀一致,一般缝隙宽度不超过 2mm。调整完成后,使用螺栓将侧模与底模、相邻侧模之间进行牢固连接,确保连接紧密,防止漏浆。

(4)内模安装


  • 内模组装与吊运:如果内模是组合式的,先在地面进行组装。按照设计要求将面板、肋板和支撑系统组装成一个整体,然后使用吊车将内模吊运至箱梁内部。在吊运过程中,要注意内模的方向和位置,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放置在箱梁内部的设计位置。
  • 内模定位与支撑设置:将内模放置在箱梁内部后,通过调节内模的支撑系统,如钢管支架或液压支撑,使内模的位置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检查内模与侧模、底模之间的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间距误差控制在 ±3mm 以内。定位完成后,对支撑系统进行锁定,确保内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

(5)检查与验收


  • 尺寸检查:在钢模全部安装完成后,对箱梁钢模的整体尺寸进行检查。包括箱梁的长度、宽度、高度、壁厚等尺寸,检查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尺寸误差控制在 ±10mm 以内,对于精度要求更高的高速铁路箱梁等,误差控制更严格,可能在 ±5mm 以内。
  • 连接与密封性检查:检查钢模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螺栓是否拧紧,焊缝是否有缺陷。同时,检查模板的密封性,查看是否有缝隙可能导致漏浆。可以采用在模板缝隙处涂抹肥皂水,然后通过观察是否有气泡来检查密封性。


  1. 拆卸过程

(1)混凝土强度检查


  • 在拆卸箱梁钢模之前,要先检查混凝土的强度。一般需要达到设计强度的一定比例(如 70% - 80%,具体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确定)才能进行脱模操作。可以通过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抗压强度试验来确定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脱模要求。

(2)内模拆卸


  • 脱模装置操作:对于采用可收缩式支撑结构的内模,通过操作液压装置或机械装置使支撑收缩,使内模与混凝土分离。如果是采用脱模楔块的内模,使用工具敲击楔块,使其松动,从而使内模脱离混凝土。
  • 内模吊运拆除:在内模与混凝土分离后,使用吊车将内模从箱梁内部吊运出来。在吊运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内模碰撞箱梁内壁,造成箱梁或内模的损坏。

(3)侧模拆卸


  • 连接件拆除:先拆除侧模之间以及侧模与底模之间的连接螺栓。在拆除螺栓时,要注意收集好螺栓,避免丢失。
  • 侧模吊运拆除:使用吊车将侧模从箱梁两侧吊运拆除。在吊运过程中,同样要注意避免侧模碰撞其他物体,尤其是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部分。

(4)底模拆卸


  • 支撑结构拆除:先拆除底模的可调式支腿、型钢托架等支撑结构。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支撑结构倒塌。
  • 底模面板拆除:将底模面板从支撑结构上拆卸下来,使用吊车吊运到指定的存放地点。

(5)清理与维护


  • 在钢模全部拆卸完成后,要对钢模进行清理。清除钢模表面残留的混凝土、砂浆等杂物,可以使用刮刀、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理。然后对钢模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损坏的部位,如变形、裂缝、焊缝开裂等。对于轻微损坏的部位,及时进行修复;对于损坏严重的部件,要进行更换。最后,对钢模进行涂漆防锈等维护工作,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